不良資產“發展黃金期”即將到來!
綠法(國際聯盟)2018中國不良資產藍皮書于8月3日在北京發布。藍皮書指出,在嚴監管、去杠桿和再融資渠道收緊的三重因素持續影響下,種種因素和跡象顯示,不良資產“發展黃金期”即將到來,一度遠離大眾視野的不良資產再次成為投資的熱門領域。
會議中指出,中國的不良資產在持續的上升,在企業端,尤其是非國有的金融機構,以及非國有的企業端,資產比例在持續的上升。從大層面上來講,不良資產提高處置效率,將對經濟的穩定起積極作用。
銀行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角色轉變
數據顯示,近年來,我國銀行業不良資產規模持續攀升,截至2018年年底,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增至1.89%。報告指出,近五年來,銀行不良資產呈現上升趨勢,不良貸款余額增加。
非銀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崛起
在信托公司領域,2018年以來,信托行業的違約事件和踩雷事件不斷,信托公司收購的銀行不良貸款難以處置最終演化成自身的不良資產,在嚴控增量風險的監管政策要求下,預計未來信托業的整體不良率將不低于商業銀行。
在證券公司領域,不良資產主要體現分為三種,一是證券投資類的;第二種是非證券投資類的;第三種是或有負債類的。2018年,資產證券化業務持續快速增長,但由于證券公司存在諸多缺陷、缺乏風險管理機制,證券公司不良資產率不斷提升,形成大量不良資產。
在保險公司領域,保險業局部流動性風險隱患顯現,部分公司過去高度依賴中短存續期業務,資產負債錯配嚴重,現金流面臨嚴峻考驗,由此產生了大量不良資產業務。
在財務公司領域,近年來,我國財務公司在轉型升級的探索中會面臨諸多風險,在探索創新型發展過程中亦會形成更多不良資產。
在金融租賃公司領域,當前,融資租賃公司資金來源仍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。在租賃業務開展過程中,逾期貨款的增加使高運營成本的金融租賃公司不良率持續攀升,不良資產供給量不斷增加。
在P2P網貸公司領域,P2P網貸公司不良資產主要來源于不良貸款。相對于銀行和其他非銀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規模而言,P2P網貸行業的不良資產規模較小,約為1.3萬億元。但在當前的經濟情況和行業背景下,P2P網貸公司的不良資產已成為新興市場,引起了廣泛的關注。
非金融機構的機遇和挑戰
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中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上升,中小房地產企業的不良物權規模增大,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中的機器設備,未來將會形成巨大的機器設備不良資產市場。
國有企業不良資產方面,2016年中央層級的“僵尸企業”和特困企業達2041戶,涉及資產3萬億元,地方企業“僵尸企業”數目更為龐大,亟需處理。
不良資產處置端的新格局
目前我國不良資產處置端包括四大AMC、地方AMC、銀行AIC以及國資背景債務處置平臺、境外機構、民營AMC等主體,由原來的四大AMC壟斷局面逐步演變為“4+2+銀行系+N”的多元化格局。
這有利于更有針對性地對全國各類不良資產進行處置,形成市場化處置格局,使不良資產行業的市場競爭更加充分、有序。 總體上,不良資產高位增長趨勢仍將延續,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容,對不良資產的高效處置提出更高的要求,不良資產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。
綜上看來,金融與非金融不良資產規模的不斷上升,需要更多的服務商深度服務,挖掘資產亮點,挖掘買家需求,加大深度推介力度, 同時提供其他配套專業服務。
|